丁谓建宫 古文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4:12:29
丁谓建宫可以用什么成语概括

丁谓建宫是《梦溪笔谈·权智》里边的一段记载:“祥符中(1015年)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人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人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意思是:丁晋公在修建宫室时,觉得取土太远了,于是就近挖沟取土,不久就挖成了一条大沟,于是就引汴河水入沟,使得运输建筑材料的木筏和船只可以直接驶到工地,,宫殿建筑完毕,又把废弃的建筑垃圾填入大沟,使其重新成为街道。丁晋公的这一举措,一举三得,节省经费过亿。
丁谓建宫,是当代对策论在中国古代最好的表现之一“丁谓建宫”,是一个历史典故。见《梦溪笔谈·权智》:“祥符中(1015年)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人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人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

丁谓,不只是会计,丁谓建宫,是中国项目管理历史上的经典,历史记载的最早的项目管理的案例。
丁谓,也是一职业牛人,会计这两个字就是他首次创立的,他的《会计录》第一次把全国的土地人口做了丈量,现在任何一本会计学的书翻开首篇上必然有丁谓的名字。他也做过好事,曾不动刀枪,安抚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叛乱,并根据西南地区产粟米,缺食盐的情况,从内地调入食盐换取当地粟米的充军粮,使官民两利。当时全国粮赋十分混乱,每年征收数量不一,随意加码,百姓苦不堪言。丁谓奏议以景德四年民赋数为准征收,并报朝廷备案,以利国计民生。据叶得梦《石林燕语》记载,丁谓以郓、齐、濮安抚使知郓州时,北方契丹铁骑南下,民心惊惶,河北百姓纷纷抢渡黄河,“欲避于京东者,日数千人”,而船民不肯尽力摆渡。丁谓听到此事后,采取果断措施,急忙从监狱中取出死囚数人,“以为舟人,悉斩于河上,于是晓夕并渡,不三日皆尽”。他又从难民中挑选少壮者,在数百里黄河边“分画地分,各使执旗帜、鸣金鼓于河上,夜则传更点、申号令”。契丹人以为宋方已有防备,便撤退而去,于是“境内晏然”。由此可以看出丁谓的为人聪明,办事果断、干练。

史见:大中祥符二年二月,方士王中正自言遇姓赵司命真君授以丹术及小镮神剑,授之为左武卫将军,恩遇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