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地给分30 作文 我们的校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1:11:10
600字

昨天下午,校园CBA篮球赛正式拉开帷幕,在煦暖的阳光下,欢快的氛围中,看着同学们青春的脸庞,矫健的身影,漂亮的投篮,仿佛连校园的空气都充满了运动与健康的韵律,多么和谐的校园,颇有一番“最是一年春好处,我辈豪气干云霄”的气势。

就在这片和谐的氛围中,却有着极不和谐的画面:比赛时,除了给自己班级鼓掌,却少有热烈的掌声送给其他班级;看到几个臭球,漫骂声随口而出;比赛结束后,同学一哄而散,看台上却一片狼籍,饮料瓶、包装壳随处乱丢,无人拾拣;同学们的表现,无不让老师看到一个词语——校园公德。

“公德”二字,掷地有声,它是人生的第二身份,却是人生的第一魅力。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先生,讲述了这样一个国外见闻:一位七八岁的儿童上了厕所后放水冲洗的时候,发现冲水设备损坏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至于给别人带来不便,他费尽心思地去修理,搞得满头大汗。他觉得上了厕所不冲水是违反公德的。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行为是一面镜子,在它面前,每一个人都显露出各自的真实面目。”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我想大家的感触会如我一样:为自己公德意识的缺乏而羞愧,为这个儿童在无人监督的公共场所的所作所为而佩服。

综观我们学校,同学们固然有向善的一面和一定的公德意识,但我们分明也看到:同学们在行为规范的养成和公德意识的确立上缺乏应有的自觉性。试问:每天大家都会看到校园白色垃圾,有几人会弯腰拾起?每天都会听到同学满口粗话,有几人会及时指正?看到同学追逐打闹或推推搡搡,有几人会加以劝阻?周六晚下过大雨,教室的走廊积满了水,有几人想过把积水扫掉,予己予人方便?初三晚自修后,男女同学大吵大嚷,有几人想到过刚刚入睡的初一初二同学?有几人又会为他人的宁静稍微放低一些自己的声音?每当我们与那些违反校园公德的人论理时,总能听到这样的回答:“又不是我一个人!”也许的确不是你一个人,但我们为什么总是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于较低的道德水准呢?公德就是要求我们有足够的意识和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不应为原谅自己而拒绝别人的忠告,贬损自己的为人品行。校园的环境和文明正反映了学校内所有成员遵守公德的程度!如果我们连校园公德都无法维系,又何以维系社会公德?难道再让外国人在中国的长城拾捡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