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材料中关于“阿房宫未被烧毁”的最新观点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9:42:18
项羽火烧阿房宫几乎成了历史常识。《史记》上明确写着: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唐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更是浓墨重彩的描写了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后,无限感慨的歌咏:”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但最近考古者工作者在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每平方米5个钻孔进行密集的钻探。发觉面积达1000平方米,没发现一处有火烧的痕迹,因为如果是大面积的火烧三个月(此为史料所载)的话,红烧土应该遍地都是。除了红烧土外,还应有大量的草木灰。在阿房宫的废墟土就应该形成一个很厚的灰烬层。这些都没有发现。专家认为:这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未被烧毁是因为根本没建成。

1.物质决定意识
2.人的意识是发展的
3.社会意识具有历史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真理具有物质性,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1)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考古队经过大量勘探取证的基础上得出这一结论充分说明了这一道理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好规律。透过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人类可以逐步揭开自然之迷和社会之迷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新观点是考古工作者经过勘探取证的实践活动后提出的

(4)人类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史料记载“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观点到“阿房宫没建成”的新观点的提出说明了这一道理。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古工作者的大量、密集钻探未发现红烧土及草木灰等特征,得出这一结论

(6)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贯通,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我好像也看到过这个资料

zxcvbnm

司马迁的时代距离烧阿房宫的时代也有很多年了.........
不准确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