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候,刺史和太守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8 04:10:02

刺史

官名。汉武帝废除了沿秦而置的监御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又称部),各州任免刺史一人。此时的刺史为监察官,受御史中丞管辖,以六条诏书监察本州郡县官,秩八百石,较太守的秩比二千石为低。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汉哀帝初,改归旧制,不久复称为州牧。东汉初又复称刺史。汉灵帝时,改刺史为州牧,位居太守上,掌握一州军政大权,成为一级地方行政长官。魏晋南北朝,以刺史领州,多带使持节、持节、假节、都督诸军事衔。隋文帝废郡,以州领县,则刺史与前代太守无异。隋唐时期,炀帝、玄宗、武则天都曾经废州改郡,不久仍其旧。晚唐五代时,节度使、观察使所领诸州不得径自奏事上计,节度使甚至自署刺史,导致刺史职任渐轻。宋代以朝臣充知州,刺史成为专供武臣迁转的虚衔。

太守

太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职官称谓,战国时就开始设置。当时,列国在边境冲突地区设立郡的建制,作为综合行使军政权力的特别政区,长官称守、郡守。秦并六国,废除封建制,在全国设立三十六郡,以郡守为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西汉改郡守为太守,秩二千石。西汉太守位置很高,往往入为公卿,三公、九卿罢政,亦多出为太守。东汉设州牧后,太守遂为州牧或刺史的下一级行政官。隋废郡,以州领县,太守之官遂废,这时刺史则成为与汉朝太守相近的官职。

刺史是州级(省级)部长,主管一个州,包括兵权,人民等。而太守是郡级(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部长,一个州可分许多个郡,州可对郡实行直接管辖,而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行自己的管理,但会被封地主所限制。州牧则是比刺史稍微高点的官职,与刺史不冲突,但也管辖州郡。但州牧比刺史的兵权要大,地位要高。

西汉时期太守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监察人员。但是在东汉之后,刺史也开始兼管行政与军事,于是有许多地方出现了刺史转变而来的“州牧”。
三国时期往往是刺史、太守、州牧并存,而太守的级别要低于刺史,又同时低于州牧。简单的说,太守是市长而刺史是省委书记,州牧则是省长

懂了

汉末刺史基本等同太守,比如兖州刺史就是济阴太守,豫州刺史就是沛郡太守,幽州刺史就是广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