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beth Noelle-Neumann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8:55:23
个人资料

德国政治学家伊丽莎白·诺艾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1916-)
她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以下是假说的介绍:
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舆论(public opinion)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的约束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假说。

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1972年,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一书对该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诺伊曼认为,舆论并不是在18世纪才为人们所认识的,而是已经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了数千年,并且不断创造和保持着社会运作必需的和谐与一致。舆论的力量来源于我们社会的本质,来源于社会对被禁止的观点和行为实施的严刑峻法,来源于个人对孤立的恐惧。恐惧使个人在社会允许的情况下以“准统计的方式”不断变化着,在社会中赞成的呼声不断升高时表达赞成的观点,在赞成的呼声下降时保持沉默,沉默进一步使原有的观点失去了民心。[2]概括起来,这一理论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

第一,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本命题包含五个基本假定:

(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

(2)个人经常恐惧孤独;

(3)对孤独的恐惧感使得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

(4)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是公开表达观点呢还是隐藏起自己的观点;

(5)这个假定与上述四个假定均有联系。综合起来考虑,上述四个假定形成、巩固和改变了公众观念。

第二,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第三,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