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古代历史论述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40:39
阐明我国原始社会从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转变的历史条件。

一、父权制的确立和父系氏族公社的遗存
1、父系氏族公社的遗存
大约距今5000年时,我国的氏族部落有一些先后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社会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在黄河流域有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在山东和江苏北部有大汶口文化,在长江流域有屈家岭文化,青莲岗文化和良渚文化。这些文化清晰地反映了这个历史阶段的经济生活面貌和社会结构的特征。其中以龙山文化分布最广并最具代表性。(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湖北龙山文化等)
2、父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
一个父系氏族公社包括若干个父系氏族大家族,含同一男性所生的几代人及其个体家庭组成。
二、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和文化艺术
1、原始农业和文化艺术
锄耕农业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经济部门。适应锄耕农业的需要,精磨钻孔技术开始普遍使用于生产工具的制造,出现了更加厚重的大型的磨光刀斧和磨制平扁的石铲,大大提高了砍伐树木、开拓荒地的效率。农作物方面,黄河流域仍然以种粟类为主,长江中下游一带则大量开辟水田,种植水稻。
2、畜牧业
在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畜牧业也开始繁盛。其间饲养的家畜种类增多,各地都增加饲养了成群的猪、狗;也有不少山羊、牛。有的地区还开始养马养鸡;浙江良渚还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水牛。
3、制陶术的进步和冶铜业的出现
同样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时的制陶业发展较快,如龙山文化的制陶业已采用了快轮,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厚仅0.1-0.2厘米,因而被称为“黑陶文化。”大汶口文化陶器上也出现了图象文字,刻划符号。金属加工的出现也是突出的成就。
二、家庭、私有制的发展和部落战争
1.婚姻形态的变化和最初的阶级压迫
男子凭借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必然要求按男系计算世系,按父系继承财产,从而打破了母权制的婚姻秩序,改变了群始形态下的对偶婚从妻居的传统,改变为从夫居。并建立起较为巩固和持久的结合,形成新的经济细胞。对偶婚被一夫一妻制所取代。
2.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父权制的形成和私有制的出现是联系在一起的。从父系氏族公社形成时,由于生产的不断发展,畜牧业、手工业和农业的社会劳动大分工的出现,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