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失街亭”中诸葛亮和马稷的性格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1:44:55
如题。

  1. 性格:

    马稷:大意、狂傲自大。
    诸葛亮:纪律严明、讲情义

  2. 马谡(190-228),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侍中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对他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但马谡却于诸葛亮北伐时因作战失误而失守街亭,因而被诸葛亮所斩。

  3.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任蜀国丞相,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234年8月28日在五丈原逝世。

马稷:大意、狂傲自大。
诸葛亮:纪律严明、讲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