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怎么大多为磁卡而非IC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8:13:17
大多数银行所发行的信用卡怎么都为磁卡,而不用IC卡呢?众所周知:磁卡极易被磁化而作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运营成本。而IC卡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且功能与磁卡比起来更多,也更安全,其优势显而易见。早已成为磁卡的升级换代产品,如今也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而银行这么多年来怎么老用磁卡作信用卡呢?

这是因为银联的原因导致国内信用卡的芯片卡换卡迟滞(EMV迁移)。国外的信用卡多是单一清算组织标记,要么是VISA的,要么是MASTERCARD(其他还有JCB、DISCOVER等等),所以要做EMV很方便,不存在合作与争议问题。

但国内的信用卡由于对银联的特殊扶持政策,是不允许其他国际清算组织做人民币收单业务的,所以就出现了很特殊的“双币信用卡”——境内刷卡走银联线路,刷人民币,境外走V、M、JCB等,刷美圆或其他外币。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如果按照VISA、MASTERCARD的标准做EMV迁移搞了芯片卡,那么境内人民币收单业务该怎么算?!银联不愿意按照别人的芯片卡标准处理POS机,认为被别人控制了标准,就失去了话语权,影响其在国内的垄断地位。所以银联在搞自己的IC芯片卡标准(传说中的PC2.0),但始终没有拿出真正的成功标准,所以国内EMV迁移的问题一直拖下来了——而且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将来即使银联的标准成功出台了,但V或M肯定不会让自己的成熟的、全球范围内已经广泛使用的EMV去迁就银联,那么将来双币信用卡该如何自处,难道装2个芯片,一左一右,国内刷左边的银联芯片、国外刷右边的?这就是个很搞笑的局面了~

但现在也不是彻底没有EMV,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发行的美圆、日元、欧元外币单币卡,以及工行的百盛百货联名卡、牡丹白金卡,都是EMV的了。有兴趣可以百度搜索下,有专题网页介绍。

以上内容原创手打,结合不少相关资料,给点支持哈~

  这是由于IC卡成本较高,另外国内信用卡的芯片卡换卡迟滞(EMV迁移),但是根据央行部署,2015年元旦起,各商业银行将不再发行纯磁条卡,由兼有磁条和芯片的符合金融IC卡取而代之。  
  金融IC卡又称为芯片银行卡,是以芯片作为介质的银行卡。芯片卡容量大,可以存储密钥、数字证书、指纹等信息,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微型计算机,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功能,为持卡人提供一卡多用的便利。
  金融IC卡是由商业银行(信用社)或支付机构发行的,采用集成电路技术,遵循国家金融行业标准,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现金存取全部或部分金融功能,可以具有其他商业服务和社会管理功能的金融工具。

英国的信用卡都有IC芯片的...
所以他们那里不用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