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的瞄准器又称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5:07:09

望山!

  弩是以弓为基础,加箭槽托和击发弩机发展而来的一种远射器械。由于增加了发射用的机括,因而可以从容瞄准,待机而发。与弓相比,射击时更具稳定性。除了象弓一样可以使用臂力外,还可以利用脚力或者机械力,弩的威力因此大大增加。关于弩的起源,有些文献说得很早,如《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注引《龙鱼河图》说:“黄帝摄政,有蚩尤......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又引《帝王世纪》说:“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但都缺少证据。从我国的文献和考古资料相结合看。弩有可能是楚人发明的。战国时期,楚国面积广阔,国力强盛,科技发达。在楚人旧地,考古人员发现了不少战国末年楚国的弩。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显示了弩这一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当时,齐、韩、魏、秦等国军队中都广泛使用弩。战国时期至少有四大类弩:夹弩、瘦弩、唐弩和大弩。夹弩、瘦弩较轻便,发射速度快,多用于攻守城垒。唐弩、大弩是强弩,射程虽远,但发射速度较慢,多用于战车和野战。战国时期已出现了蹶张弩。秦俑坑中,发现了大量的弩弓遗迹,出土了众多实物。
  汉代是弩的鼎盛时期。当时弩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分为用双臂拉开的“擘张弩”,用脚踏的“蹶张弩”及床弩三大类,没一类下又分为若干型。如“二石具弩”“三石具弩”“五石具弩”“六石具弩”“八石具弩”“十石具弩”等,初步统计有二、三十种之多。在四川出土的汉画像砖、石中,有众多的蹶张图。弩床及弩机上的望山是汉弩的两大进步。前者延长弩的射程,后者提高了命中率。
  三国时期,出现了连弩。我国古代的“连弩”,实际上包含三大类型的弩:1、两支或更多的弩连在一条弩臂或一架弩床上;2、一击而同时发射二矢或多矢的弩;3、连续发射的弩。连续发射的弩是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是我国古代首次出现的连续发射的弩,与此前的连弩有质的区别与飞跃。有关诸葛连弩的最早记载主要集中在《三国志》及其注释中。
  《诸葛亮传》曰:“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魏氏春秋》曰:“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宋代《玉海》卷一五十《唐静塞弩》条说:“张云《咸通解围录》载: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连弩,十矢谓之群鸦,一矢谓之飞枪,通呼为摧山弩,即孔明所作元戎也。”
  诸葛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