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侧其盾以撞中,以的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7:42:04

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