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详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3:15:23
全诗解释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好雨: 指春雨。
  乃: 就,马上。
  发生: 催发植物生长。
  潜: 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 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 田野的道路。
  俱: 全,都。
  红湿处: 雨水湿润的花丛。
  花重: 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垂下来。
  锦官城: 成都的别称。因为古代成都曾经住过主持织锦的官,所以叫锦官城。锦:一种彩色有花纹的丝织品。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 《春夜喜雨》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诗文解释:好雨似乎懂得适应季节,春天里雨水催发草木发芽生长,细雨随着微风悄悄地在夜里下着,使万物受到滋养。天上乌云密布,乡下的小路全都黑沉沉的,只有江上的小船上灯火一闪一闪的。第二天早上,到处是湿漉漉、红艳艳的一片,沾着雨水的鲜花装点着成都市。

  ————————————————————————————————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你看它多么“好”!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