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前,为什么国民党军队会被压缩到,这么小地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2:42:31
辽沈战役前,为什么国民党军队会被压缩到,这么小地区?
辽沈战役前国民党才控制东北不到7%的土地!

国民党当时的大量军队在关内,东北在日军占领时好像就有伪国民政府的日伪军。人数不多(败类),还有就是大量的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武装,但都在农村。城里都是地下党。日军战败美国人帮蒋介石运兵到东北,和共产党抢地盘。但你们呀,就算在强大空军运输能力也不可能把大量的军队都运过来。东北战场,国民党军总兵力约五十五万人。人民解放军已达一百零三万人,东北地区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土地和百分之八十六以上的人口已获得解放,人力物力充足。这是多年的经营的结果呀。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对东北战局深感忧虑,处于欲守无力、欲撤难舍的状态,故将主力收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地区,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相机打通北宁线的方针中共中央从全国整个战局出发,认为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把战略决战首先放在东北战场,并制定了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
最后终结一点这种作战方针很符合毛爷爷的思想先可软的捏。就是欺负你。呵呵

国民党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铁路沿线,这也就是他们为什么会被消灭的原因

因为毛泽东及时派去了罗荣桓和高岗。一个是绝顶的政治工作高手,一个是绝顶的群众运动高手。充分发动、组织群众,进行土地改革,保卫胜利果实。
被共产党孤立起来的国民党,只能瑟缩在几个孤零零的城市里。

在抗战胜利后8路军先于国军进驻东北,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先机;在政治上充分发动起了群众,取得了极高的民众支持率,解决了土地问题;在战术上利用国军主力集中在大城市和铁路线附近的特点,实施压缩战术,使得国军事实上形成了被包围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