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修辞之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6:33:31
写几幅春联,从语文角度欣赏春联的修辞之美,,要长一点的!

一、比喻法。利用两种事物的类似处加以说明。通过用熟悉的、浅显而形象的事物来说明深奥的、生疏的抽象事物。常用的有明喻、暗喻、借喻、讽喻、博喻。明喻如:福(本体)如(喻词)东海长流水(喻体);寿(本体)比(喻词)南山不老松(喻体)。暗喻如《红楼梦》中曹雪芹的格言联:世事洞明(本体)皆(喻词)学问(喻体);人情练达(本体)即(喻词)文章(喻体)。

二、夸张法。故意将主客观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强化描述,从而达到更加强烈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以达到对联的浪漫色彩和感染力。扩大联如四川峨眉山山顶宝殿灶房联: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缩小联如抗战期间,讽刺汪精卫伪政权联:国祚不长,八十二日袁皇帝;封疆何窄,三两条街伪政权。夸张法的运用注意要恰到好处,不可无限扩大或缩小,必须使人感到是夸张而不是吹牛。

三、比拟法。根据想象,故意把物当人来描写,或者把人当物来描写,也可以以物拟物。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以物拟人联:竹松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再如以人拟物联:春蚕丝尽,为熏人子;蜡炬泪干,乃接晨辉。将自己拟作“春蚕”、“蜡烛”,励己以作出贡献。

四、借代法。不把事物的名字直接说出来,而借用与其关系密切的人或事物来替代。如:丝竹声声难入耳;琴书琅琅可陶情。以“丝竹”代乐器。再如吴小如矛盾纪念馆联:一代文章推子夜;毕生心血似春蚕。以代表作《子夜》、《春蚕》代矛盾。

五、衬托法。为突出本体,用类似的、相关的或者相反的事物做陪衬。可以使对联表达得更加含蓄、委婉。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噪”与“静”,“鸣”与“幽”互为因果,更让人觉得画面动静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