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什么要放下?什么不能放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0:29:17
佛让大家什么都放下,比如别人对你的憎恶、侮辱,甚至自己的生老病死都要放下。但我总觉得有一些东西还是要牢牢的攥在自己的手里,比如做人的原则、自己的理想。不知理解的对不对?
谢谢诸位朋友的剖析!但还有一事不解--如果全都是利人的想法,那还要不要维护自己合理合法的权益?难道要被人打碎门牙往肚里咽?

人身如船,法为筏,善法领航,到彼岸。怨恨别人贪生求福都是自私的恶念,所以要放下,你觉得要拿起原则、理想,这二者只要是无私利他的,其实就是执善法,如果一直行善利他,机缘到了会了悟性空,即心不住法而行布施。说白了,就是放下自己,利益他人,而心中却不执着于法相。终究人生如梦,没有不应该放下的,恶结善解,想好先了,红楼梦的好了歌听过吧,了就是全放下了,得道了.

补充一下:如果全都是利人的想法,那还要不要维护自己合理合法的权益?难道要被人打碎门牙往肚里咽?
法无处不在,人世间的法律法规规章及道德尺度也要遵守,这个遵守不但是自己不违法,还要维护合理合法的权益,这个维护不是精神上的往肚里咽还是出口恶气,而是原则性的守,即守善法.利他,不是纵容他人做坏事,利他,有时也需要直视真理的勇气.想想孙悟空与唐僧,想吃唐僧肉的人还不打?不打师父就死了.这个打不是出恶气,而是执善法. 唐僧没错,孙悟空也没错,只是大家看到的世界不一样,唐僧没有火眼呀,所以分辨善恶或是利人还是害人也是要本事的,其实身为凡人,只要心胸宽广,又有多少事值得去计较呢?佛法有个概念叫无我,想想无我何来维护,所以维护也是护善法,不是护自己.

放下与否,皆是意识心(妄心)。与外道的“不计较利益得失”“超然物外”差不多。这个不是佛法的三乘菩提。
若以此教导大众,则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此师了解三乘佛法,但是为了接引根器浅薄的众生;暂时以世俗法解说。但是,必定有深说三乘菩提的讲解或者著书。
二是此师根本未对三乘佛法有一个清晰的路子,只好用世俗法将佛法浅化,把佛法与宗教信仰等同,用“一切法皆是佛法”附会,或者说“一切宗教是一家”。这样的话,即使说他一句“毁坏佛法”也不为过。

作为学佛人,正好执着于深入经藏,发愿深解佛法,勇猛精进;正好执着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好执着于礼佛忏悔,念佛往生;发愿今生必定出离三界。

南无阿弥陀佛

做人的原则、自己的理想,都是幻界中众生追求的东西,实则是虚妄。

“如果全都是利人的想法,那还要不要维护自己合理合法的权益?”这是古代墨子的思想,之所以不能实行,是因为人人都有一个“我”,完全放弃自己的利益,一般常人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