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关于地藏经的问题,以下句子是什么意思?这个数量是多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4:35:11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千倍多于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

“恒河沙劫”者,劫,梵语劫簸(bò)之略称。译成中文为“分别时节”。通常指年月日时不能计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大智度论•卷五》云:“佛以譬喻说劫义,四十里石山(四十里立方)。有长寿人,每百年一来,以细软衣(天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由此可见一劫之时长,何止亿万斯年。

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云:“四十里石,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八十里立方),以梵天衣重三铢(相当于3.9克)梵天日月岁数三年(相当于人间38400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为中劫;又八百里石,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净居天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故名一大阿僧祗劫”

由上可见,小劫、中劫、大劫。虽年代久远,但仍是有量,仍可用凡夫之分别心加以计算分别,故“劫”译中文为分别时节。可谓“恰如其意”矣!
恒河是古印度流域之主要河流,佛世之时,常于此河附近弘通佛法。而恒河之沙,其细如面,故佛常以恒河沙喻其多也。今经言“恒河沙劫”者,意为:以恒河一粒沙喻为一劫,其沙难以计数,则知其劫旷而久远,是故“恒河沙劫”虽是有量,但已然超逾人类譬喻、想象之空间

地藏菩萨在很久远之前就已经证到十地菩萨的果位了。有多久?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千倍多于上喻。”是说明时间之久远,以劫计算,其数之大。
“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说地藏菩萨在声闻、缘觉修行就更长久了。

这个数量不是凡夫可以算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