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童年,青年,成年的社会调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18:00:38
本人急需这篇社会调查1000字左右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这样说:“童年想快乐,成年就不会快乐。”这话的意思是从小就要把孩子纳入应试教育的轨道上,小时候苦一点,将来才能考上重点中学、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这是真理吗?大量事实却在证明:童年是否快乐对一个人的成长很关键,童年快乐,成年才能更快乐。

山东女孩严霖霖正上高一,是班干部和数学课代表,不仅学习成绩好,组织活动也是一把好手。她父亲严先生说,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强,她的事很少用家长操心。严先生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童年的快乐。那时,霖霖住在乡下姥姥家,与小伙伴们在溪边戏水、到山上摘野果、在村巷里捉迷藏、在田间拾麦穗。家里小院里的鸡鸭兔都是她的伙伴。霖霖说自己有个“自然成长”的童年。18岁的湖南男孩张微伟今年被美国耶鲁大学录取,他也认为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童年那个宽松的成长环境。那时,厂区的废旧厂房和小铁屋是他和伙伴们“战斗”的基地,他指挥小伙伴们抓“特务”、玩打仗游戏,敏捷的思维、富于幻想的性格就是那时形成的。

如今,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这样说:“童年想快乐,成年就不会快乐。”从现实来看,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按照社会、家长和学校的要求一步步地考上重点中学、如愿进入大学,可进入大学后,由于没有了外力强制约束,不少人真的就放松了,把玩当成第一要务。浙江大学教授郑强认为,不少学生上大学后沉溺网络,是因为小时候玩的机会太少了,上大学后要弥补。中国青年报不久前的一项调查也显示:52.2%的被调查者表示由于小时候被压制不能玩,上大学或长大后出现了“反弹”,开始大玩特玩。

童年能否快乐,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都说要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可又找出种种理由去剥夺他们童年的快乐,试想,让七八岁、十来岁的小孩到处去“考证书”,他们的童年能快乐吗?

英国三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童年积极自信的人长大后较少患肥胖、高血压、抑郁症等疾病。

内控与健康

积极自信就心理学而言属内控心理控制源的显现。

心理控制源概念最早由社会学习理论家罗特提出,亦称控制点、控制观,指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即个人对自己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责任的认识和定向。心理控制源分内控和外控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