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焕之主要讲的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8:16:49

《倪焕之》是作者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1928年连载于《教育杂志》。它的问世是新文学的重大收获,也是大革命失败后,进步文艺界的星星之火。小说在小学教员倪焕之身上,较典型地写出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时期的追求和幻灭,反映了中国要求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走过的曲折艰难的道路。倪焕之是一个向往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他在辛亥革命时期就热情奋发,富有理想。经过“五四”的洗礼,走上了改良主义的道路,他想用教育改造社会,拯救民族,但他的雄心只能以幻灭告终。与此同时,新的爱情生活和家庭生活也是他追求的一方面。他的恋爱是幸福和美好的,但他的婚姻却令人捻。虽然在革命者王乐山影响下,他参加过一些实际斗争,但终于在大革命失败后,悲观失望,愁闷病死。
长篇小说《倪焕之》标志着叶圣陶现实主义创作的成熟。

倪焕之

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期间小学教员倪焕之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迁。他曾经进行教育改革实验,但在旧势力的阻挠下失败了;他希望在事业基础上建立理想家庭,但妻子沉溺于家务变成了一个旧式家庭妇女;他一度参加大革命,革命失败后在苦闷中死去。小说人物形象很有典型意义,是五四以来颇有影响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创作背景:
被茅盾誉为“扛鼎”之作和被夏尊赞为“在国内的文坛上也可说是可以划一时代的东西”的《倪焕之》,其产生与鲁迅的《阿Q正传》和巴金的《家》类似,也是作家相当熟悉的驾轻就熟的题材早已成竹在胸,因了刊物的约稿在热心编辑的催促下,由作家逐段赶写并分期连载最终成就一部完整长篇的。
那是1928年初,主持《教育杂志》的周予同想在他的刊物上连载反映教育界实况的作品,他把这个任务托付给叶圣陶。正值壮年的三十三、四岁的叶圣陶,二话没说,一写就是断断续续一个年头,直到1928年11月15日才结束。叶圣陶一章一章地写,《教育杂志》便一章一章地在《教育文艺》栏目发表;这份月刊从这年的第一期到第十二期,每期都有《倪焕之》的连载。叶圣陶对《倪焕之》所写内容的熟悉,用阿英在《倪焕之》尚未连载完时的1928年9月中旬写的《叶绍钧的创作的考察》一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因着他的丰富的教育经验,在写着十二万字的长篇小说《倪焕之》。他的教育小说的成就,在他的创作中是最好的。”
叶圣陶不是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