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仪真那么灵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2:59:49
电视剧里看的,好奇,呵 呵

测谎仪的原理
  说谎的人什么样?童话故事中的匹诺曹,一说谎鼻子就要长一寸。童话毕竟是童话,没有人当真。现代科学证实,人在说谎时生理上的确发生着一些变化,有一些肉眼可以观察到,如出现抓耳挠腮、腿脚抖动等一系列不自然的人体动作。还有一些生理变化是不易察觉的,如:呼吸速率和血容量异常,出现呼吸抑制和屏息;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血输出量增加及成分变化,导致面部、颈部皮肤明显苍白或发红;皮下汗腺分泌增加,导致皮肤出汗,双眼之间或上嘴唇首先出汗,手指和手掌出汗尤其明显;眼睛瞳孔放大;胃收缩,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嘴、舌、唇干燥;肌肉紧张、颤抖,导致说话结巴。这些生理参量由于受植物神经系统支配,所以一般不受人的意识控制,而是自主的运动,在外界刺激下会出现一系列条件反射现象。这一切都逃不过测谎仪的“眼睛”。

  测谎仪的作用
  使用测谎仪本身就可以给犯罪嫌疑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结合政策教育和使用证据等方法,促使犯罪嫌疑人动摇瓦解,交待问题或者说明事实真相。使用时,测谎人员通过反复说明和强调测谎仪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并利用犯罪嫌疑人对测谎仪的神秘感,使其感到测谎仪是灵敏的,不容欺骗的,担心如果自己说谎,可能被当场识破、揭穿而暴露自己,从而加重了心理压力。实践中,确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在测试过程中或测试后不久就交代了罪行。当然,实际的测谎过程远非如此简单明了。一个调查犯罪的测谎器测验可能要花费3~4个小时,而其中用于生理测量的时间仅15分钟左右,其余大部分时间花于审核问题、测前讯问、解释程序以及评判和讨论测量结果等方面。例如,在正式测量前,测谎者要与被测者进行一段漫长的交谈。其目的主要有二:一是通过交谈和讯问了解被测者的个性和诚实程度,以便最后确定正式测量时的讯问问题和讯问方式;二是向被测者介绍测谎器的“一贯正确性”,使其确信测谎器具有准确地分辨真话与谎言的可靠功能,从而对其产生威慑作用,以消除其侥幸心理。为了让被测者确信测谎器是不可欺骗的,测谎者还要求被测者参与一项示范性的验证。如要他在一副纸牌中随意地抽选一张,然后混杂于其他若干张纸牌中。当测验者拿着这几张纸牌依次问他“是不是这张”时,他一概回答“不是!”但测谎者总能正确地指出他所抽选的牌是哪一张,并告诉他这是根据测谎器对其回答时的生理变化的测量结果(实际上,这些牌通常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