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庙在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8:23:31

是一种类别的庙宇 和阳庙对立的 敬奉的是鬼魂

  「阴庙」信仰

  台湾民间俗信人是躯体与灵魂的结合,生时躯体所处的世界是阳间,死后灵魂所归的地方叫阴间,阴间的灵魂俗称为鬼,人有人的空间,鬼有鬼的世界。有子孙祭祀、供奉牌位的,可转化成神格的存在,若无后嗣奉祀的,称为「无缘鬼魂」。无人奉祀的无缘鬼魂,在台湾民间尊称为「老大公」或「好兄弟」,其中含有亲切之意,也有敬畏之心。
  民众相信人死为鬼,所以祭祖一直是重要的活动,也是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表现。至于无人奉祀的无缘鬼魂,基于人道的关怀,悲悯其无人奉祀,因此为他建祠,使之有所归属,《春秋传》:「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有所归之后才不会危害人间。 一般供奉鬼魂的祠庙概称为「阴庙」,以其非正神、天仙之故。
  这些阴庙以性质不同又分类奉祀,通常厉鬼供奉在「大众庙」,尊称为大众爷;因剿贼平乱而战死者供奉在「义民庙」,以嘉许其义行,在开台初期,清廷经常利用客家子弟剿平民变,所以这种义民庙尤其以客家地区为多;因闽粤械斗、漳泉械斗、姓氏械斗等事件而亡者,则以义×公、×义公等名称奉祀;凡因修路、建筑、迁墓所挖掘出土的无主骨骸,或有无名尸则集中供奉,称为「有应公」、「百姓公」、「万善祠」、「金斗公」、「大墓公」等;如为无主女尸则集中在「姑娘庙」,以示男女有别;海上浮尸则称「水流公」,如北海岸著名的「十八王公庙」;有些医院也设有「院公」「院婆」的小祠庙供奉死于院中的无名病患;也有民众将城隍庙、地藏王庙归纳为阴庙。 供奉这些孤魂野鬼的阴庙,通常在庙后都设有纳骨塔、纳骨间放置无主骨骸,纳骨之处平常重门深锁,只有农历七月才会开启门扉。俗信七月初一是鬼门开启的日子,凡供奉阴鬼之祠庙,在这一天凌晨,都会象征性地将放置骨骸的门打开,以示释放鬼魂出来人世享受百姓的祭祀。
  台湾民间在七月初一傍晚,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外准备牲礼、经衣、冥纸等祭拜「老大公」,为孤魂野鬼接风洗尘。一般路口、屋檐下也安置「老大公灯」或称「普度公灯」为孤魂野鬼照明。「老大公灯」外型通常是四方型,质料以玻璃制成,可防风雨并可透光。灯上写着「庆赞中元」、「阴光普照」、「信士×××敬供」等字。
  为使孤魂野鬼能安心渡假,自七月初一起,一切驱鬼仪式如祭煞、暗访、神明遶境等活动一律停止,以避免惊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