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古界曾惊奇地发现,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竟然有古代的“铁路”,山区在什么地方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6:41:22

近日考古惊奇地发现,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竟然有古代的“铁路”。经碳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遗留。该“铁路”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2200年以前竟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

  马力“火车”日行600里?
  秦始皇的“铁路”当然不是铁铸造的,而是用木材铺设的。做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保存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堪,显然没有经过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坚硬,但还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样来。?

  铁道”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专家认为枕木的材质比较软,不仅是为了减少工程量,也不仅仅为了广泛地开辟木材来源,而是有意识地选择的。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凡是在铁路的枕木上走过的人都明白:两根枕木距离和人们的步子很不合适。一次跨一根显得步子太小,跨两根又太大,在枕木上走路既慢又很不习惯。但是经过测量却惊奇地发现,秦始皇的“铁路”,枕木之间的距离竟然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不得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那么最后又是怎么停下来的呢?专家们的意见是:一定还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由木材填充平整。马在这儿喂得饱饱的,休息得好好的。一旦需要,套上车就能飞驰,马不停蹄。到了下一车站,由于枕木之间已经填充平整,因此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换上另一匹吃饱休息好的马,继续飞驰前进,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最节省地使用马力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方法。公认的速度日行600里,一天一夜至少600公里,有的人认为700公里。这是比800里加急还高一样多的速度。无怪乎秦始皇可以不用分封就能有敦地管理庞大的帝国,并且经常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
  2200年前的“铁路网”?

  有不少专家认为,该“铁路”是秦始皇灭楚国时修建的,目的是进行后勤补给。秦灭楚国,动用了60万军队,后勤补给需求量一定很大,于是修建了这条铁路。但是也有不少专家认为,说秦始皇灭楚国时使用过这条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