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灭亡与孝文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5:03:27
我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才是让拓拔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源,他的过激行为刺激了内部矛盾,为什么他得到的评价那么高,而且北魏皇帝都是戎马一生的英豪人物,就他谥文,本人就与族人不符的叛逆。大家都来发表一下意见吧。我希望得到各种意见。回答好的加奖。
我不是否认他汉化的政策,我只是质疑他那种过激的做法,他完全可以用种稳妥的方法。

孝文帝即位时只有5岁,由祖母冯太后执政。冯太后是汉人,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进行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响。太和二十年(493年)亲政后,秉承冯太后的政策,继续进行了改革,而且做得比冯太后更大刀阔斧。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法,实行均田制;然后于494年,他先“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史称“孝文帝中兴”。不过, 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是恢复类似腐败的晋朝门阀制度,所以孝文帝以后,北魏朝政日益腐败,仅仅40年,北魏王朝就灭亡了。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改革政治经济方面的,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政治上是整顿吏治和实行三长制,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