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奕中通国之善弈也中通的意思,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3:42:53
急..............................................................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有人)让弈秋教两个人学习下棋,其中一个人学下棋时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弈秋的教导,可是他心里一直认为天鹅会从头顶飞过,想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和他同学在一起学习,学习的成果却不如他同学。这能说他的聪明才智不如他同学吗?说:不是这样的。

学弈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解释字词: 奕:下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悔: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绳,射鸟用
俱:一起
弗:不
矣:了
于:句末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
感想:
一人 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一人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态度决定成败
三心二意——失败

相关: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是孟子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
这则故事说明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专心致志和思想老开小差,学习效果是很不相同的。
补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3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