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金殿对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4:13:06
什么叫“金殿对策”?有例子吗?

赵以炯金殿对策

`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要通过乡试考举人,礼部考贡士会试,皇帝在金殿亲自考试进士,第一名才能点状元。

赵以炯(1857年一1906年),字仲莹,青岩人。为清末按察使赵国澍之子。赵以炯18岁入府学,29岁成进士,在保和殿经皇帝殿试,取光绪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一甲第一名状元。他从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先后任四川乡试副考官、广西学政、会试同考官。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母亲去世,回青岩守孝。以后不再外出,一度主讲贵阳学古书院(俗称南书院),又曾在家乡青岩讲学,不到50岁就逝世。

赵以炯英年早逝,一生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但其在保和殿回答光绪皇帝的殿试策问却十分精彩。光绪帝的策问主要是要回答治国、武备、用人、钱法四个问题,核心是征求良策。

对于治国,赵以炯历述古代帝王治国之术后,提出:“求其要端,则不外辑熙以新其德,讲论以探其源,而复断以思患预防之规,怀远保邦之略,厚生利用之模。其难其慎,无怠无荒,合本末以交修,统始终而毕贯。用是主极端,军威振、边患息、国用充,予以扬骏业,连鸿庥,此诚为一代之隆规,而百王之大法也。”

武备,赵以炯认为,“用兵之道贵乎因地制宜,而舟师尤为要务,此又安内攘外之良规也。”“边防之事,自古为昭,因详究乎地形险要之宜。此更定功保大之良模也。”“自来有文事者不忘武备,则兵不可一日而去也。”

用人,他指出古代用人得当的实例,得出“得人者昌”的结论。钱法,赵以炯在叙述古代自钱法始于太嗥起的钱币变化得失之后,提出“子母相权之法不可不讲,此更开源节流之要道也。”

赵以炯的殿试卷子是经太傅张之万(之洞之兄)和翁同赫等评阅的,中状元后,依旧例,要由贵州在京做官位高的人设宴招待宾客。就由李端菜设宴并赠对联祝贺:

“沐熙朝未有殊恩,听鸿胪初唱一声,九十人中,先将姓名宣阙下;岂吾黔久钟灵气,忆仙笔留题数语,五百年后,果然文物胜江南。”

赵以炯保和殿对策,以他的学识、才华、远见,为光绪皇帝器重,被点为状元。赵以炯状元及第,大魁天下,举国惊异,始知地处祖国西南腹地的贵州确有人才。

科举考试中举人都困难,更不要说中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