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尼采上帝没有神性 疑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4:32:28
原文
纵观我们以往的历史及其现状,我们没有看过上帝的踪影。这个伟大的事实并没有将我们与其他人分割开来;是我们与其他人产生隔阂的原因是:我们认为兽人尊崇的上帝根本没有神性,它只不过是神圣的面具,是一种盲从,是荒谬而可怜的蠢物与诽谤世界和诋毁人类的原则,总之我们否定上帝是神。人类按照自己阴险狡诈的标准将他认为是善良、智慧、强有力和有价值的现象是做万物之源,与此同时又对整个引起某种善良、智慧、力量与价值的因果关系视而不见,人类心理的虚伪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总之,人类把最迟的和最受限制的因素看成不是生成的,而是“自在”的,甚至看成生成的世界之根源……倘使我们从经验出发,从一个人明显超越人性的标准这个事实出发,我们便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每种权利都超出了“善恶”与“真假”,每种权利都不考虑善良的目的,这种观点是一种大智。善良、真诚、正义、没得和其他大众化的,苍白无力的价值标准在权力中都被抛弃了。现在终于轮到高度的善良:难道我们看不出善良是以精神上的短视与鄙俗为前提的吗?难道我们看不出人类没有能力从更远处出发来区分真假,区分利与弊吗?难道我们不可以说被至善所控制的力量会带来最严重的后果(即“取消恶”)吗?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充满了爱的上帝”向他的信徒们灌输了为了向善而毁灭整个人类的思想倾向。事实上,这同一个上帝在世界的真实现象面前不过是一个极其短视、卑鄙和无能的上帝,由此可见这种世界观究竟有多大价值。
知识,智慧与善良一样,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我们总的有一种是这些性质获取价值或非价值的目标。有种目标可以是达到极限的知识成为毫无价值的垃圾。(当极端的错觉成为生命增强的前提之一的时候,或者当善良能折断强大的欲望的弹簧的时候……)
我们人类的真实生活表明:迄今为止基督教中的一切“真理”“善良”“神圣”与“神性”只不过是一个巨大而危险的陷阱。知道今天,人们还处于被否定生命的理想所毁灭的危难之中。

question:尼采是这么推理的:纵观人类历史 当我们人类进化 心目中的上帝也在“进化”。我们认为的上帝浅显是因为我们浅显 高深是因为我们高深 如此类推上帝只不过是我们臆想出的能代表当时文明程度的产物
但是这种推论似乎有点靠不住脚
难道只是因为上帝在人类

个人理解:

  尼采主要抨击的是基督教的神,但基督教神的形象始终如一,就是永恒与全能(这里的全能不包含违背真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不存在的),不存在什么“进化”,并且“不存在永恒全能的即真正的上帝”是不可能被人类论证的。人不拥有只有神才有的完全的神性,但人可以拥有神性并不必凭借完全的神性达到永恒。
  尼采这个人本身就是不理智的,对自己重估一切价值的能力过于盲信,从根本上反对善认为善于世界的进步毫无意义,这种悲惨又劣质的思想在【权力意志】中表露无遗,这也是他反上帝的一大原因。尼采将恶劣的现实与人类的理想混淆了,任由前者污染扭曲后者,但事实上后者的存在与前者是不相干的。
  极致的善也属神性,这种神的善里有维持公正与执行正义的强大力量,人类既缺乏善又缺善的力量,基督教思想引导人向善、助人维持一颗公正的心,怎能因它没有提供执行正义的神的能力就认为基督教“阻止人类接近神性”呢?教授公正的善正是促使人类接近神性。善不是强制更不是狭义的,“束缚个性”只对那些不明白善又不想行善的人而言。尼采摈弃善才是真正的“极其短视、卑鄙和无能”,因为他无法即实现善又自我实现、看不到善与其说是手段与束缚不如说是目的与原则。故其反对“充满了爱的上帝”的学说也是极其不可靠的。

  补充:看到上面有人提到基督教的信仰来源和政治色彩,某深不以为然。
  信仰基督是信仰爱与永恒,新约中宣扬爱与精神文明的学说压倒性盖过永生的概念传输,并且在基督学说中,永生与其说是“不死”那般肤浅的认识不如说是对生命永恒价值的认可,认可永恒所以相信永恒的神与永生,而非需要永恒的神来说服自我永生的可能性----这就是信仰和迷信的差异。
  审视一个宗教,当看清其本来的思想学说即价值体系,看清真正信的人是如何的人品与行径。不能因为有人声称自己是信徒却做了虚伪的事情,大家便以伪教徒的言行来衡量宗教本身,抨击基督教的人通常犯这种愚蠢的错误或故意卑鄙如此。政治什么的在衡量宗教本质时原是应该被抛弃的,人们都知道统治者歪曲利用宗教了却故意不还宗教一个本来面目,这是反基督者惯用的伎俩。

你读到解读尼采关于上帝之眼的阐释,你就明白了。

尼采推理的基本点是:所谓“充满了爱的上帝”的诉求是违背人类历史和人性的,以此证明上帝观念的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