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四不方针的历史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1 18:12:51
请列举几点,谢谢您的帮助

1、“四不方针”宣告了《大公报》的独立报纸地位,是独立自由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大胆尝试。

2、“四不方针”的提出和实践,使得《大公报》成为中国近代史特殊政治环境下较为上罕见的真正意义上的上公共领域,构建了一个能为大众代言的公共话语空间,是大众媒体的“公器”属性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上的一次较早的展现。

3、“四不方针”是西方新闻自由理论在中国早期的一次实践。

4、“四不方针”还具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上的意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当下,都可成为新闻基本职业道德建设的有益借鉴。

呵呵,很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而已,出任何问题都不负责的。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这一所谓四不方针,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公报》之最终的办报宗旨。之所以说是最终的办报宗旨,是因为创刊于1902年的《大公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不是很自由主义的,那时的大公报,也称不上是新型报纸。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接手老大公报,创办新记大公报,从那时候起,大公报开始创造和秉承了自由主义之精神。《大公报》的主办者三人,似有双重性。既承继了汉、明士子的遗绪,本身又是留洋学生。身上的旧传统与近代的新思想兼而有之,应说是“半新半旧”、“既新也旧”的人物。他们实是半个“帝王师”加半个新报人,所办的报纸,也是一种新旧交替过程中的过渡性“公共物品”。既像近代新闻,又带条陈奏折味。
http://www.woxie.com/article/list.asp?id=15967

《大公报》曾以“四不方针”著称于世,即所谓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也就是不党同伐异拉帮结派、不以言论作交易、不以公谋私而力做公共舆论的喉舌、不盲从和跟风。在党派斗争剧烈的二十世纪前半期,要坚持这样一种自由主义立场无疑会陷溺在左右为难的困境中,共产党会指责《大公报》对蒋介石是“小骂大帮忙”,而国民党更是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