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地区过年风俗习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5:41:06

江苏宜兴传统的风俗习惯

正月初五,祭路头(财神)生日,商界请"利市",桌供白面、汤团、乌塌菜头,中堂挂财神纸马,点香烛叩头后门前烧化,放鞭炮,一般在天亮前后,生怕财神被别人接去。

二月初二,招猛将,土地菩萨生日,为祈五从丰登。

二月初八,祭家堂(祠山)菩萨,求保全家平安。

三月廿八,以王茂公桥东岳会祭黄飞虎,四乡八镇前往赶集看会。

七月三十,祭地藏王生日,祈死后早日超生。

十二月廿四,祭灶神,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农村供圈头,求六畜兴旺;敬"灵官",求蚕花茂盛。祭蛮家(宅家)神,是对家蛇神物的供奉,供时,在米房里或米桶上放米粉做的人头蛇身像,祈求仓米不少,全会增加。家里发现了蛇,非但不打,而且要烧香敬它,以保住宅安全。

三月十九,是四邶爷的生日,也是安老大一年一度最快活的日子。夜幕降临,在庙里,安老大脱了连晚上睡觉都扣着的油渍斑斑圆帽,露出一颗肉乎乎秃子头来,穿上长长青布衫衫,束了麻丝丝腰带,绕熊熊大火左旋右跳,轮得芭蕉扇似的羊皮鼓鼓山响。

宜兴陶瓷艺术节江苏宜兴陶瓷艺术节,由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首届于1990年5月上旬举办,此后每年举办一届。在“以陶为媒,以艺会友,扩大交往,促进发展”的宗旨指导下,这个素以“陶、洞、竹、茶”四宝闻名于世的宜兴陶都,通过办节,扩大了宜兴陶器的知名度,紫砂工艺陶更是远销海内外,成为行家收藏的珍宝。据民间传说,宜兴紫砂陶器盛暑贮茶不易变味,盆栽花草不易烂根,是历届陶瓷艺术节商品成交量最多的品种。江苏宜兴陶器以鼎蜀镇所产最为著名。改革开放以来,宜兴陶器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以日用陶器为大宗,“苏缸”、酒坛、砂锅等陶器,质坚耐用,美观大方,其中紫砂工艺陶的品种有壶、杯、碟、瓶、花盆、雕塑等,质地精密,造型讲究,装饰纯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宜兴陶器传统造型样式有掇球、合菱、竹扁、鹅蛋等多种,目前宜兴已成为江南综合性的主要陶瓷产地,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宜兴以陶为媒,以艺会友,在举办陶瓷艺术节期间,除组织陶瓷精品博览交易会、宜兴陶瓷艺术研讨会外,还充分发挥宜兴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