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错误奉为经典?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0:04:5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的,人们奉为经典对吧。可是我怎么觉得这是个错话。自己不想的,不要给别人,自己不想的还给别人,有病啊?不应该是“己所欲”吗?自己想的,不要给别人,这样不才对吗?
我测过4次智商,第一次184,第二次192,第三次说了你也不信,第四次171,我想我不至于笨到那种程度吧?为什么名人说得就是对的?
仔细想想:
我引用辞典上的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扬眉淡看漫天火":你自己读读自己的回答,“假如有一样东西 你觉得不好 不想要 那么同理别人肯定也跟你一样 也会觉的不好 不想要 那么既然你自己都不愿意接受的东西 就不该勉强他人接受 ”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是不是别人要给你的?别人给你你不愿意接受,就不接受呗!和“勿施于人”有啥关系?你可能想说:是自己给别人什么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自己都不愿意接受,就不该给别人,我早就考虑过这个说法,可是这样的话,前后两句的逻辑关系是不是让步啊(或者别的,反正不是看上去那样,并列的)?对不对啊?就说按这个解释,是不是该批评它说的不是很好吧

古人犯了一个语句上的错误,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表达自己理念上的真意,世人理解他们,于是他们继续传经授道。

经过研究,我们一致认为楼主是对的。楼主通过纠正一个病句,让我们知道你严谨的做学态度,这种精神是值得推崇的。

我以自己的愚见来解释一下

己所不欲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你不喜欢你不能阻止别人喜欢啊~

见笑了~

名人说的话不一定对嘛,他始终是人不是神,所以需要我们分析后才接收,不盲目

为什么说没人能超过孔子,因为人把他当成神,

我觉得问题者有点厌世的感觉~

佩服你质疑的勇气!
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自己想要的不要给别人。你是这样理解的吗?
孔子是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他的“施”有“强加”的意思。他是站在推己及人的角度来陈述这句话的。
所以我的理解是你们俩角度不同。
不过人活着不能纯粹为了自己,要去考虑别人的感受的。
你说的“别人给你你不愿意接受,就不接受呗!”,在现实中不太可行,因为很多时候不是你要什么就有什么也不是你不想要什么别人就一定不会给你,而且也不是你不想要就一定可以不要的。

因为人们重是向完美选择,但是走错了路

我和你一样不喜欢孔子但就这句而言说的也却是不好,我认为孔子很做作,孔子的思想并不是最好的,不过孔子的贡献是不能掩埋的。

不要相信别人说的 永远要相信自己的良心 就够了我们不是为了别人而活着,名人也是人他们说的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影响力大 再说他们说的也不一定是对的 比如说托勒密的地心说统治世界2000年之久结果证明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