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 萧房知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2:33:57
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萧何自追之。……

译文
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天下大事,萧何认为他是个奇才。军队到了南郑,各位将领们在行军途中逃跑了几十人。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在皇上刘邦面前推举过自己,但刘邦不重用他,于是他也就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向刘邦报告,就亲自去追他。有人报告刘邦说:“丞相萧何也逃跑了。”刘邦大怒,感到好像失去了左膀右臂一样。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参见刘邦,刘邦又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你为什么逃跑?”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说:“你所追的是什么人?”萧何说:“是韩信。”刘邦又骂道:“将领们有几十人逃跑,你一个也不追;你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逃跑的将领没有什么才能,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国内有才华的人中找不出第二个。大王您想要长期为汉中王,也就用不着重用韩信;如果一定要夺取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能同您筹划大事的了,只看您的大主意怎么拿定了。”
……于是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汉高祖到了南郑,韩信逃跑离去,萧何亲自去追赶他。汉高祖责备他道:“各位将士逃跑的有十多个,你不去追;你去追韩信,骗人的吧。” 萧何说:“一般的将士易得,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他要是跑了),(就等于)国家和将士全跑了。您一定要争夺天下,非韩信这样的人不能与他谋划大事。” 于是拜韩信为大将,汉高祖因而成就汉朝的基业。唐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府里的随从人员多有离开的,秦王非常担心。房乔说:“离开的人多不值得可惜,但杜如晦是辅佐帝王的人才,您一定要想治理好天下,除了杜如晦,没有和您一起成此大功的人。”于是秦王上表把杜如晦留在幕府,后来杜如晦成为名相。这两个人的去留,是国家更替,整顿乱局所必需的人才。萧何、房乔深识人才,所以说是没人能比的。帝王能成就功业,不是某一个人的策略,一定要等到有大将像韩信,宰相像杜如晦这样的人才出现,然后再去用他们,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吗。只有能够拥有萧何、房乔这样的人,不断推荐能人,那么,有才能的人就像不长腿一样都汇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