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为什么密度会减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1:52:53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量达到最大时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饱和溶液。
这是与温度有关的,如果温度变了,溶解度就会变,可能增大或者减小,那么达到饱和时,密度自然就会变了,可能增多或减少;如果温度保持不变,那么饱和时密度就不会变。

溶质减少了,溶液(比方水)不变,so密度减少了.

1楼的瞎说。怎么可能减少呢? 都是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密度是不变的。

为什么向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铜会析出晶体 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吗?(除氢氧化钙) 为什么母液一定是析出的这种晶体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降温时一定析出晶体吗? 饱和溶液加热,一定会有晶体析出? 将NaNO3和KCl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无晶体析出,在加热蒸发时,开始有晶体析出,此晶体是() 在足量的CUSO4饱和溶液中,加入了1.6g无水CUSO4,充分搅拌后,析出晶体的质量是?(〉2.5g,为什么?) 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白色硫酸铜粉末,为什么会有蓝色晶体析出?这是什么现象?讲全一点,谢谢! 为什么母液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会析出氯化铵? 饱和碳酸氢钠通入二氧化碳为什么会有晶体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