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有限而无界的是谁提出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7:20:23

康德在《纯粹理论性批判》中提出四个二律背反,第一个就是宇宙有限还是无限:正题为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反题是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有人认为,宇宙如果有限,必须回答界限之外是什么,如果无限,那它还未完全形成。康德回答说:我们不可能知道宇宙的本质,康德哲学主体为形而上学,是不可知论者,他实际是持无限观的。凡无限必不可知,凡不可知者必认为宇宙无限。黑格尔解决宇宙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的方法是抛弃一味地否定或无穷积累的"坏的无限",让无限与有限同一,这好象一个圆圈,从圆上每一点看都是有限的,从整个圆看,连续性的循环是无限的。
当我们用黑格尔的辩证思想来认识宇宙时,就应把它看作有限与无限的同一,爱因斯坦就具有一般研究者所缺乏的辨证思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用黎曼几何来描绘四维时空,引力场作用下,这种时空是弯曲的。1854年,黎曼在《论几何学基础的假设》的演讲中指出:"在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中,空间被假定为一个无界的三维流形。……但据此决不能推论出空间的无限性。正相反,如果我们假定物体的存在与位置无关----从而能够给空间赋以恒定的曲率,那么,只要这个曲率是正值,无论多么小,空间只能是有限的。"从相对论看,宇宙中不存在直线,所有的线都是不同曲率的曲线,只要你一直画下去,终可以画成-个圆,所以任何事物的空间都是有限的。爱因斯坦提出了有限无界的宇宙的假说,并提出宇宙的极限为百亿光年。一颗恒星射出的光线,百亿年后还会返回出发点。这种把有限和无限结合起来的思想合乎辩证法。辩证理性认为:一切具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有限的、暂时的,它表现为事物的个性、特殊性、非规律性、偶然性;而具体事物中包含的共性、普遍性、必然性,才是无条件的、无限的、永恒的,二者对应同一,对任何事物都必须从这两方面来看。认为某个事物,宇宙也好,粒子也好,有孤立存在的无限性、绝对性,都不符合大自然的启示。辩证法认为:宇宙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无限指时间的不断流逝和循环,有限指宇宙每一部分都有确定的空间界限。卫星过大,不会为行星所吸引,而自己要成为行星。行星超过一定的界限,它的质量所产生的效应会使自己也成为一颗恒星。同样,恒星质量也有一定大小,最小不低于太阳的二十分之一,最大不超过太阳质量200倍,有一个10的三次方的数量界限,小则不发光,大则会分崩离析。有限的部分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