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快构造学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0:45:24

首先纠正你的一个错误 因该说 板块构造学说

我的全是自己的话概括的,板块构造学说是后人在 魏格那 的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建立的,指把地球分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欧亚)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板块、非洲板块。板块之间互相碰撞、挤压形成山脉或海沟,板块之间互相张裂形成裂鼓或大洋,现在这种运动还在进行着。

喜马啦雅山也是这么来的。

板块构造学是研究地球岩石圈板块的成因、运动、演化、物质组成、构造组合、分布和相互关系以及地球动力学等问题的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板块构造学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分解为若干巨大的刚性板块即岩石圈板块,重力均衡地位于塑性软流圈之上,并在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水平转动,板块与板块之间或相互离散,或相互汇聚,或相互平移,引起地震、火山和构造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囊括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转换断层、大陆碰撞等概念和学说,为解释地球地质作用和现象提供了极有成效的模式,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全球构造理论。

1912年,德国学者魏格纳首先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当时由于多数人的反对而没有被人们接受。50年代古地磁学的研究测得各地在地质时代中的磁极位置变化多端,用大陆固定论无法解释,采用大陆漂移说则可以得到圆满的解释,大陆漂移说随之重新复活。

60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在古地磁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后英国的瓦因和马修斯通过海底磁异常的研究,对海底扩张说作了进一步论证,论述了地壳的产生和消亡,并得到深海钻探的验证。1965年加拿大人威尔逊建立转换断层概念,并首先指出,连绵不绝的活动带网络,将地球表层划分为若干刚性板块。1967~1968年法国的勒皮雄、美国的麦肯齐将转换断层概念外延到球面上,定量地论述了板块运动,确立了板块构造学的基本原理。

地球上层构造根据物理性质在垂向上可以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层圈,即下部塑性的软流圈和上部刚性的岩石圈。岩石圈在侧向上被地震带所分割,形成若干大小不一的块体,称为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板块的厚度变化较大,约在几十公里至二百公里。

板块边界是构造活动带,可分为离散型边界、汇聚型边界、守恒型边界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