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概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2:37:30
为什么有些经济学家把恶性通贷膨胀时期的货币描绘为在人们手中迅速传递的“热土豆”?

因为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纸币往往由于实际货币供应远大于需求而贬值,这时的工资水平上涨速度跟不上物价上涨速度,人们的悲观心理预期又促使了货币流通加快,进一步增加了实际使用的货币量;这恶性循环的结果是——钱不值钱。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上海的通胀尤为严重。物价飞涨至"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币值日跌,存款不如存货。货币逐渐丧失了价值储藏和交换媒介的职能。人们在核算成本、利润时纷纷改用米、金、银、外汇等为单位,支付工资采用米、生活指数或者外汇。商品交易甚至蜕化到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

此时人们拿到货币,就象拿到棘手的“热土豆”——留不得、抛不掉。留在手中多一刻,它便贬值多一分,于是人们更想要将它花出去。由于市场需求被不正常地放大,出现了过多的货币追逐少数的商品,继续刺激物价上涨。如此恶性循环中,货币是主要的加速催化剂。

我认为,在恶心通货膨胀时期,货币严重贬值,人们对货币失去信任,都急于将货币兑换成价值稳定甚至会升值的物资或者他国货币,这种想法大大加速了商品的流通,进一步导致了通货膨胀!
这时候国家一般会出台一些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直到物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