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和可可豆里面的主要成分一样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3:09:06

可可从南美洲外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16世纪前可可还没有被生活在亚马逊平原以外的人所知,那时它还不是可可饮料的原料。因为种子十分稀少珍贵,所以当地人把可可的种子(可可豆)作为货币使用,名叫“可可呼脱力”。16世纪上半叶,可可通过中美地峡传到墨西哥,接着又传入印加帝国在今巴西南部的领土,很快为当地人所喜爱。他们采集野生的可可,把种仁捣碎,加工成一种名为“巧克脱里”(意为“苦水”)的饮料。16世纪中叶,欧洲人来到美洲,发现了可可并认识到这是一种宝贵的经济作物,他们在“巧克脱里”的基础上研发了可可饮料和巧克力。16世纪末,世界上第一家巧克力工厂由当时的西班牙政府建立起来,可是一开始一些贵族并不愿意接受可可作成的食物和饮料,甚至到18世纪,英国的一位贵族还把可可看作是“从南美洲来的痞子”。可可定名很晚,直到18世纪瑞典的博学家林奈才为它命名,种加词是“可可树”。后来,由于巧克力和可可粉在运动场上成为最重要的能量补充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人们便把可可树誉为“神粮树”,把可可饮料誉为“神仙饮料”。

【主要成分】
[编辑本段]
可可豆(生豆)含水分5.58%,脂肪50.29%,含氮物质14.19%,可可碱1.55%,其他非氮物质13.91%,淀粉8.77%,粗纤维4.93%,其灰分中含有磷酸40.4%、钾31.28%,氧化镁16.22%。可可豆中还含有咖啡因等神经中枢兴奋物质以及丹宁,丹宁与巧克力的色、香、味有很大关系。其中可可碱,咖啡因会刺激大脑皮质,消除睡意、增强触觉与思考力以及可调整心脏机能,又有扩张肾脏血管、利尿等作用。

【特征与特性】
[编辑本段]
常绿乔木,树冠繁茂;树皮厚,暗灰褐色;嫩枝褐色,被短柔毛;叶具短柄,卵状长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托叶线形,早落。聚伞花序,花瓣淡黄色;子房倒卵形,稍具5棱。果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成熟时为深黄色或近于红色,干燥后成褐色,果皮厚,肉质,种子卵形,稍呈压扁状。
可可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富有机质的缓坡上,在排水不良和重粘土上或常受强风侵袭的地方都不适栽种。多用种子繁殖,亦有用芽接的;植后4~5年开始结实,10年以后收获量大增,到40~50年以后则产量逐渐减少。

话说咖啡这植物的起源可追溯至百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