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皆苦,无念即乐的后面是什么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1:45:54

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

  1.僧昙琳序记云:

  “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旧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

  2.佛真法身犹如虚空。不用别求。有求皆苦。设使沙劫数

  3.释氏稽古略(元·释觉岸)
  "故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是则无求真为道行。故名。无所求行称法行者........"

  4.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
  无求得大势
  求大势佛要自求多福,自己要达到这个程度。佛菩萨能够加被你,但不能帮你,所谓加持只是照应你一下,不能永远跟着你。所以一个人不求大势佛以及断苦法,“断苦法”就很难了!人生没有哪一样不苦,“有求皆苦”,世界上求名求利求一切,有求都是苦。那么不求名求利,求佛法苦不苦?还是苦。“不到无求品自高”,达到了真无所求,那就是境界,佛的境界。所以有求一定苦,不管求哪一样,求出世法何尝不在求?但是要能无求,佛法对此点得极明,要从佛学,求佛助,以达到无所求之大势力,改变人生。
  那么“断苦”呢?怎样才能断苦?无求,真达到无为法(中文叫无为,佛经梵文即涅盘毕竟的无为),人到无求即无苦,所以说一个人必须向这个路上走,至于如何断苦?原理是“无求”,无求谈何容易!无求就是要了心。什么人去求?我去求,我为什么求?我“心”想求。了心才能断苦,此心不了不能断苦。
  接下来,讲到世界上有很多人追求真理、追求超越人生,乃至学佛修道用各种方法,结果走错了路,深入一切邪见。邪见正见的确很难分辨,哪样是正的?哪样是邪的?大邪是否就绝对不正呢?老子有两句名言:“大音希声”、“大智若愚”值得深思。大家学佛用功夫,所知所见要深学好思,更要读经典,不要自认这一点聪明就是正见,这正是我见,往往着了邪见而不知道。
  “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什么叫邪见?邪见容易引起苦。譬如我们做功夫,如果今天打坐功夫没有得到大快乐,你不能说这个是正道,其中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