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介绍一下武汉“光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9:54:19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早,近几年来光电子信息产业保持了高速、高效的增长势头。尤其在东湖开发区内,聚集了一批从事光电子信息学科教学、科研的高校、研究院所,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从事光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企业优势。

  技术优势

  武汉是我国光通信的发源地。武汉邮科院于1982年率先开通全国第一条二次群(8Mb/s)光纤通信线路,国家计委于1994年批准设立国家光纤通信工程研究中心,1999年设立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在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光传输设备、光仪表等方面已无可争议地成为全国的技术高地。最近获国际电联批准的X.85和Y.1321两个标准,是我国在国际电信领域第一个获得批准的国际标准,标志着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在这个领域已经站在世界前列。

  华中理工大学从1971年起开始气体、固体激光器及其应用的研究,80年代建成全国第一个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90年代初由国家计委批准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激光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十几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1项、国家"863计划"10项,在激光技术和激光应用方面已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除此之外,在光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光通信、信息处理、数控技术等领域也居于全国前列。 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分别建有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塑性成型仿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遥感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业大学、717所、709所、105所、中科院武汉物理所、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湖北省化学研究所等,均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光学、遥感测量、光材料、应用软件等学科的研究与开发机构。

  人才优势

  在人才资本方面,东湖开发区内有大学23所,科研院所56所,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0万余人,其中近三分之一的人员从事光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拥有两院院士42名,其中有10名是光电子信息技术的学科带头人。

  发展目标

  在我国"十五"计划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