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愤青的出现与发展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8:50:10
可以谈谈你们的看法~~~谢谢

愤青本来是指“文革”时因为家庭或其他原因对现实不满的一些青年,主要是“老三届”或在政治中失势的红卫兵及一些无法改变自己生存状态的平民子女(参照“血色浪漫”中的钟越民、李援朝、袁军、郑桐、小混蛋、李奎勇、杜卫东等人包括蒋碧云和秦岭都是愤青,但张海洋、周晓白、罗芸就不是愤青)。愤青们对现实不满、对国家的现行政策不满、对掌权者不满、对政府官员不满,反对当时一切正统的思想,不管什么神圣的事到愤青们这不是无所谓就是做为笑料。或悲观厌世、破罐子破摔或成为彻底的自由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在改革开放后很多人将当时的经历写成小说,如“青春的年代、燃烧的青春、远去的黄土高原”等都是回忆当时的经历的小说。现在的愤青通常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接触网络居多,很大一部分为学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有强烈的狭隘民族主义。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在网络时代开始后中国的一种特别的现象。愤青最初只是在网络的BBS上表达着各种不满意见的少数人群,因为网络的虚拟化和不确定化,决定了最初的愤青仅是一些发表激进文字的用户。而随着中国大陆的互联网迅速发展,人群的扩大,这一部分具有极端思维的人更容易吸引媒体和民众的目光,而其队伍逐渐壮大,思想日益复杂,并且有网络虚拟个体与现实实在个体关联的扩大化趋势。现在的愤青,已经不局限于网络之中,更多的人走向街头,表现自己的主张和情绪。
http://baike.baidu.com/view/6931.html?wtp=tt

抱怨的人多了就成愤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