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案例分析题——戴尔公司与电脑显示屏供应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1:47:03
戴尔公司与电脑显示屏供应商

戴尔公司创建于1984年,是美国一家以直销方式经销个人电脑的电子计算机制造商,其经营规模已迅速发展到当前120多亿美元销售额的水平。戴尔公司是以网络型组织形式来运作的企业,它联结有许多为其供应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厂商。其中有一定供应厂商,电脑显示屏做得非常好。戴尔公司先是花很大的力气和投资使这家供应商做到每百万件产品中只能有1 000件瑕疵品,并通过绩效评估确信这家供应商达到要求的水准后,戴尔公司就完全放心地让他们的产品直接打上“Dell”商标,并取消了对这种供应品的验收、库存。类似的做法也发生在戴尔其他外购零部件的供应中。
通常情况下,供应商将供应的零部件运送到买方那里,经过开箱、触摸、重新包装,经验收合格后,产品组装商便将其存放在仓库中备用。为确保供货不出现脱节,公司往往要贮备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需要的各种零部件。这是一般的商业惯例。因此,当戴尔公司对这家电脑显示屏供应商说道:“这种显示屏我们今后会购买400万到500万台左右,贵公司为什么不干脆让我们的人随时需要、随时提货”的时候,商界人士无不感到惊讶,甚至以为戴尔公司疯了。戴尔公司的经理们则这样认为,开箱验货和库存零部件只是传统的做法,并不是现代企业运营所必要的步骤,遂将这些“多余的”环节给取消了。
戴尔公司的做法就是,当物流部门从电子数据库得知公司某日将从自己的组装厂提出某型号电脑××部时,便在早上向这家供应商发出配额多少数量显示屏的指令信息,这样等到当天傍晚时分,一组组电脑便可打包完毕分送到顾客手中。如此,不但可以节约了检验和库存成本,也加快了发货速度,提高了服务质量。
思考题:
1.你认为,戴尔公司对电脑显示屏供应厂商是否完全放弃和取消了控制?如果是,戴尔公司的经营业绩来源于哪里?如果不是,那它所采取的控制方式与传统的方式有何切实的不同?
2.戴尔公司的做法对于中国的企业有适用性吗?为什么?

1.戴尔对显示屏供应商的控制放在了事前的“绩效评估”,他的评估在每一合同期间应该有抽查和年终的考核,保证下一合同期间的“绩效评估”结果,同时承担次品责任。传统的方式是收货方过多的再次检验,产生了物流和库存成本以及使价值期间变得更长了。
2.戴尔的做法,需要一个信任和负责的商业环境,尤其是尊重法律的环境。而我国的企业适用的是在整个价值链上下工夫,除了制造的其他环节,降低成本,缩短价值期间。

呵呵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吧~~先说一下本人对市场营销 还有电子元件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和经验~~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病态问题~~这种方式叫做脱销法~
是引荐于联想公司和国外MI2公司的一个手法 本身就是病态手法~~形式可以模仿但是更珍贵的是在与借鉴~~你可以查询下联想公司的基本联营营销案例和托管营销案例就明白了~~~以下是本人对于你两个问题最真心的回答~:1答~电子元件产品在于速产速卖不可以在没有基本的销售量的情况下做营销改变,因为中国市场被外国人称为奴役市场.其他的不多说~~电子元件有10成库存那就意味着破产或者损失!因为是属于更新样式的产品!2答:如果再今后几年电子元件无法有高性能的突破或者高技术的革新的状态是可以采用的!但是要等到电子元件稳定期{行话叫技术瓶颈}!!!!!!!我感觉我给的答案非常负责!

1.没有取消,戴尔的控制方法是从供货方着手,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从而区别于传统的采购之后入库质检,产品完工质检等等

2.有一定适用性,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信用制度方面来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