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与王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1:11:52
明代以前只听说有分封王子为王没听说有亲王这个词。清代的时候出现的是封王子为亲王。亲王与王有什么区别?
你这个回答有问题啊,康熙不是还封当时还是皇子的雍正为雍亲王,这个用你的说法就解释不了了。 清朝隔代封的是郡王,也不是亲王。

中国封建制度中的亲王
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魏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南朝梁、陈封爵有亲王。隋炀帝定制,以皇帝伯、叔、兄弟及皇为亲王,唐以皇帝兄弟及皇子为亲王。郑樵《通志.职官略》:“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炀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
自亲王、郡王分设,一般一字王号为亲王,两字王号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仪封汾阳王。明朝时期,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王玺称“某国之宝”。爵号直接冠以亲王字样为名的,唯清朝一代,其全称为和硕亲王,满语称“hošo i cin wang”。

亲王是直系皇家血脉而且于在位的皇帝有50%血统的,也就是皇帝的哥哥或者儿子,如果隔代了封王的,就只是王了。不是亲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