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日语里,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发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2:27:19
比如父

日语汉字的发音,分为音读和训读两种,前者是汉语的近似发音,后者是日语的固有发音。在日语中,一个汉字,有多个音读,是很常见的现象,比如“人”字,有时读“じん”,有时读“にん”。我有个朋友,是日语翻译,有一次聊天,他提到这个现象,他问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当时回答,这可能是日本各地的口音造成的,就好象北京话念“人”,东北话念“银”一样。后来通过学习,我才知道,我当初那个解释是错误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不是口音原因,而是历史原因。

首先介绍一点点历史知识。我们一般将中国的历史,划分成一个一个朝代,比如“唐宋元明清”等。日本的历史,一般不这样划分,日本人一般划分为某某时代,比如“飞鸟时代、奈良时代、镰仓时代”等,至于每个时代,始于公元多少多少年,终于公元多少多少年,我还真说不上来,因为我不是专门研究日本历史的。您只要知道这个基本知识就行了。

汉字不是一次性传入日本的,大约是分三批传入日本的。第一批汉字,大约在飞鸟时代传入,比如“修行”(しゅうぎょう),“行”字发“ぎょう”音。第二批汉字,大约在奈良时代传入,比如“旅行”(りょこう),“行”字发“こう”音。第三批汉字,大约在镰仓时代传入,比如“行灯”(あんどん),“行”字发“あん”音。不同时代传入的汉字,有不同的发音,这才是根本原因。

▲备注:查一般的《和汉词典》,“しゅうぎょう”可能写成“修业”,但查《广辞苑》,应当能看到“修行”。就算没有《广辞苑》,您也可以看一下“行政”这个词,它的读音就是“ぎょうせい”。

没用汉字之前,日语有自己的发音,训读。
用了汉字后,音读,训读。
不同时代从中国引进的音读,也不一样。
日语不好学。
电视台的播音员读错了字,是家常便饭。
CCTV的播音员读错了字,是播放事故,如果是非常时期,饭碗难保。

とう ちち ふ おやじ

因为要看是音读还是训读啊
一般来讲一个汉语词(就是2个字都是汉语的词)为音读
一个汉语字后跟假名的话为训读
这个其实学久了 慢慢就理解了
呵呵 加油~~~

我就不再罗嗦什么了 因为前三楼的高手都说的非常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