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选官制度和现今选官制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要两个例子!!!!!!!!!!!!!111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8:14:52
今天就要

隋唐选官制度是科举制与殿选制度的结合,其中科举制是基础。现今我们国家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公务员制度和选聘制度的结合。

不同之处:

1.在政治功能上有所不同。

现今选官制度目的在于实现社会主义国家职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隋唐选官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基础。据统计唐代宰相中有半数以上是进士出身,唐敬宗以后各朝(825-906)进士出身者在宰相中的比例更高达80%以上。据统计,新旧唐书有传之官员,除去后妃宫官和宗室、宦官等特殊出身者及武功出身任武职者, 有官员1383人,其中进士有469人,占总数的40%,唐后期697名官员中进士出身者达344人,占总数的49%,进士科已成为士子出身入仕的首要途径, “有唐一代,从此两途出身为宰相的有142人,占宰相多数的38.6%” ,对这些优秀人才的吸纳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有利于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2.文化教育功能不同

现今选官制度体现了民主、科学的理念,而隋唐选官制度以科举制为基础,传播儒家思想来巩固其在各朝代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考试内容上以儒学为主,指定教材也以儒家经典为主,这些都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也为封建王
朝统治强化了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科举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内容的变化与倾向。科举制对学校教育有重大的导向功能,如“唐代科举常科中以及第人数最多的明经科和地位最高的进士科为重。明经科考试内容不外乎大经、中经和小经等儒家经典,与此相对应,唐代官学如周子、太学和四门学等,其教学计划完全根据科举取士的要求而制定。

相同点:科举制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有重大的作用,而且还对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有重要的影响。在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后,针对“政党分肥制”的弊端,英美率先仿效中国科举制,建立独立于政党之外的事务官的考选制。西方文官制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用人根据才能,凡是文官都要经过公开的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因此西方文官制度的公平竞争,多级考试,择优录用等原则和方式继承了中国科举制的特征。

此外,科举制与现代高考制度都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在很多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高考已经成为我国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沿袭了科举制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