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与CPI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2:53:14
上次考试的一个材料题
1、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CPI上升下降是什么关系?
2、当前(应该是指2009,考虑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cpi是相互反向影响的关系。一般来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产将刺激生产、消费和出口,致使cpi上升;反之,致使cpi下降。
2.2009年,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具体表现在:一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和税费改革,让利于民,让利于企业;二是启动“四万亿”投资计划,促进投资;三是增加社会保障性支出,刺激消费;四是降低利率和贷款准备金率,刺激放贷;五是发行国债7500亿元,积极酝酿发行地方债券2000亿元。六是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广义货币增长17%左右,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

1、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CPI上升下降是什么关系?
政府购买的增加会增加总需求,长期会导致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加,从而增加货币流量和货币供给,从而物价上升``
2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从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上看出M1M2M3

CPI物价指数指标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启示性,必须慎重把握,因为有时公布了该指标上升,货币汇率向好,有时则相反。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如果考虑对利率的影响,则该指标对外汇汇率的影响作用更加复杂。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减弱,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弱。相反,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下降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上升,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强。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通货膨胀上升同时亦带来利率上升的机会,因此,反而利好该货币。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会导致"龙舌兰酒效应",这是拉美国家常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