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H14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9:40:04
C6H14是乙烷吗?

是的

已烷(hexane,C6H14)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913 打印本文

【理化性质】

已烷(hexane,C6H14)理论上有五种构体,常见的有正已烷[CH3(CH2)CH3〕和新已烷〔(CH3)3CCH2CH3]。常态下为微有异臭的液体。分子量86.17。 沸点:正已烷为68.74℃,新已烷为49.7℃。几乎不溶于水,溶于醚和醇。商品正己烷常含有一定量的苯和其他烃类。

【职业接触】

从石油馏分、炼厂气、天然气中分离正已烷时;作为溶剂,特别在提取植物油和作为合成橡胶溶剂、化验试剂以及低温温度计的溶液时;以及用作航空及车用汽油添加剂时新已烷有很高的辛烷值,均有接触机会。

【毒代动力学】

1.吸收

正己烷虽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机体,但职业中毒仅见于经呼吸道吸收者。正已烷吸收入血有剂量-反应关系。大鼠暴露于浓度1800、3600、10800 和3600Omg/m3,6h后血中正已烷半减期为1~2h;人接触360mg/m3,安静下4h血半减期为1.5h;生理负荷3h后,半减期为2h。人按触正已烷313.2~439.2mg/m3及其他溶剂,测定呼出气,平均吸收27.8%± 5.3%,呼吸道存留5.6%±5.7%。

2.分布

正已烷在体内分布与器官的脂肪含量有关,主要分布于脂肪含量高的器官,如脑、肾、肝、脾、睾丸等。

3.转化

正已烷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及细胞色素C直接参与其氧化代谢。代谢产物有2-已醇、3-已醇、2-已酮 (甲基正丁基甲酮)、2,5-已二酮等。

【毒性】

正已烷属低毒类,但其毒性较新已烷大,且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毒作用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l.急性毒性

正已烷小鼠吸入LC为120~15Og/m3(2h),麻醉浓度为100g/m3 (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