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方火炮?(它怎么看起来比较机动,而中国的很粗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2:18:11
古代西方火炮?(它怎么看起来比较机动,而中国的很粗糙)
它是怎样点火的!

这种火炮叫 线膛炮

从火炮出现到19世纪中叶以前,火炮一般是滑膛前装炮,发射实心球弹,部分火炮发射球形爆炸群、霰弹和溜霰弹。最初的线膛炮是直膛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前装弹丸方便。这种火炮发射速度慢,射击精度低,射程近,但机动性快。为了增大火炮射程,19世纪初欧洲名国进行了线膛炮的试验,线膛炮是火炮结构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火炮最长使用的点火方式是火绳点火,跟火绳枪的点火原理相同,并不是用火把,这种点火方式一直到燧发枪出现的很长一段时间火炮都在用这种点火方式,后来燧发点火出现,但不久现代火炮出现,所以古代火炮最主要的点火方式是火绳点火。
楼主如果不是太了解,可以仔细看看《加勒比海盗2,3》,2里肯定有,如果楼主想了解燧发点火,可以看看《怒海争风》这部电影,那里面的火炮就是燧发点火。是经过改进将滑膛枪的扳机发射原理安装在火炮上就等于用绳子拉动扳机激发火石,点燃火门。

因为中国对火炮的发展不够重视,而欧洲人经过战争的洗礼和经验,认识到了火炮的重要性。

老式滑膛前装火炮。这种炮没有膛线,使用实心球形弹。
这种火炮的远近主要还是取决于膛压大小。想要射程远,膛压就要大,火炮身管的耐压要求就高。耐压要求高,铸造技术落后,火炮身管就厚。
当时西方的铸造技术已经能够满足高膛压对火炮身管厚度的要求,所以当时西方火炮普遍降低了直径,减轻了重量。而当时中国的铸造业无法满足要求,想要满足射程,只有加大身管厚度。所以火炮看起来厚重。
(当然,还要看火药技术等因素,但就你的问题而言,主要还是铸造技术的区别)
点火方式3楼兄弟已经说了,我就不重复了。

一群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啊,图上的一看就是前装滑膛炮类野战炮系列,有专门设计制造的炮架,看看那个超大的轮子,普遍采用青铜铸造,因此可以比铁铸炮壁管更薄也更轻,同时与舰载长炮相比降低了倍径比,也就是同口径比标准长炮要短,多个因素加在一起才让野战炮具备了相当好的机动性。但其实就算这样,与常规认为的基本是无法机动的标准红衣大炮相比,12磅野战加农炮也需要6-8匹马才能拉动,只有更极限缩短倍径的山地榴弹炮才称得上可以快速机动的火炮,当然这种榴弹炮本质是大幅度牺牲了射程的。
当然,按这个看不见细节的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