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朱元璋的《雪竹》说说好在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6:07:31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沾泥。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对于这个进行点评```200-400字。最好能引用到其他人的名人名言什么的说说含义```急求```

朱元璋雪竹诗文字平易,不用典故,纯以白话写出,但却有一番自信和帝王气度。这也是诗为心声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中国历史上,像这首诗一样,用字平易却豪气逼人的诗多出自帝王领袖之手,如毛泽东的《七绝·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也是胸中山川。

竹子作为清白淡雅、高风亮节的象征,一直深受古人喜爱。古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朱元璋此诗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把能够与天齐的竹子先遭雪压之势再因红日出现而再度自立的一派自信与雄心壮志写的淋漓尽致。郑板桥咏竹诗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也是如此。

同时,朱元璋在诗中以红日自比,又带有一种俯视众生的态度,认为自己这轮红日是竹子挺立的主因,这是朱元璋身为封建帝王的固有心态,也是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应当注意的。

朱元璋雪竹诗文字平易,不用典故,纯以白话写出,但却有一番自信和帝王气度。这也是诗为心声的一个典型例子。
此诗立意新颖,气魄宏大,写竹而不露“竹”字,颇有风致,展示了一代帝王的心胸。
在中国历史上,像这首诗一样,用字平易却豪气逼人的诗多出自帝王领袖之手,如毛泽东的《七绝·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也是胸中山川。

竹子作为清白淡雅、高风亮节的象征,一直深受古人喜爱。古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朱元璋此诗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把能够与天齐的竹子先遭雪压之势再因红日出现而再度自立的一派自信与雄心壮志写的淋漓尽致。郑板桥咏竹诗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也是如此。

同时,朱元璋在诗中以红日自比,又带有一种俯视众生的态度,认为自己这轮红日是竹子挺立的主因,这是朱元璋身为封建帝王的固有心态,也是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应当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