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05年以来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0:40:41
具体点 数字化

(一)对外贸易发展的有利因素

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尚好。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5.1%,达到了近20年来的最高点。目前全球范围内长期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公司利润增长。

美国内需依然强劲,亚洲和拉美经济快速发展。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将保持4%以上的较高增长水平。

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全年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能源、基础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总体短缺的格局,将推动进口继续增加。

国际产业对华转移进程仍在继续。一季度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34亿美元,增长9.5%,表明外商仍然看好中国的投资环境。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加快,公司内贸易、产业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兴起,将进一步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

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除了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因素外,今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体制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利因素

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还在发展。今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度突破每桶58美元,目前仍在50美元以上,全年将继续在高位波动。美国过高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难以持续,美联储有可能在连续7次提高利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息。欧元和日元升值对主要依靠外需拉动的欧元区经济和日本经济冲击较大。

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将削弱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当前,中国煤炭、电力和运输供求仍然偏紧,国内市场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6.1%,月环比涨幅逐月扩大。价格上涨出现了从上游产业向下游产业传导的情况,特别是钢材价格上涨将对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船舶、集装箱、家电等产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

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继续升温。纺织品贸易一体化是乌拉圭回合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应该享受的权利,但是一些国家仍然试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