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内容体系是什么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2:46:43
急急急!
那个个名组之间的矛盾那?

本来,中国就是汉族(古称华夏民族)人的国家,只有汉族人被称为中国人。
后来汉族入侵非汉族地区、非汉族入侵汉族的地区,中国的民族就复杂了。
形成:
早在西周,就有中华(汉族的前身)-四夷的对立,这是最早的民族理论。那时候尊重中华,贬低四夷。详尽体现这个理论的书籍是孔子编纂的《春秋》以及战国时期的对春秋的《三传》。其理论核心是抬高代表华夏-汉族利益的周天子的地位,抵御其他民族的入侵。具体可以看原著。
发展过程:
这种“大汉族主义思想”是汉族对待其他民族的主要思想。一直到解放后的50年代中后期(与苏联对峙的时候)才改变。这种改变的过程非常明显,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把中华民族当作汉族别称;而后者则把中华民族当作中国境内所有民族的称呼。这种具体可以从50年代初期的文章作品和文革时期的文章作品中对比看出。
内容体系:可以看解放后各个著名历史学家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