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的公允价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4:17:00
公允价值用最简单的话怎么解释?比如类似于什么东西,我对这个名词理解不进去,呵呵~谢谢拉~

公允价值可以这样理解,同一项资产在一定的时节段的前段和后段它的价值是不同的,就好比二十年前的一支铅笔需要2分钱,而现在的却要用二毛钱,这说明某项资产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市场销售价格也会发生变动,这个变动它不仅含有通货膨涨率,也还含有货币的时间价值,同时或是含有科技成分等因素,再如同一部五年前2000多元,可现在2000多就没有人要了,现在市场价格只有三四百元。这一价格同时又是被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所以可以认为这二毛钱就是这支铅笔现在的公允价值。这三四百元也就是这部手机现在的公允价值。

所以公允价值:通俗的说,就是某项资产在某一时点上的公认价值,是熟悉该项资产的人,都能认同或接受的价值。也就是社会上这种资产的公认价值。这个价值的取得,一般情况下是要有该资产活跃的交易市场。它在不同的时点上的公允价值是不一定相同的。如股票每日的收盘价,或是房地产交易市场上的房价等,就可认为是公允价值。

这样通俗解释,不知对你理解此概念是否有帮助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一项资产在没知道得它的价值为多少时,在两个公司之间对这项资产进行交易,这两个公司就会对这个资产进行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估价.这个估价就可以说是公允价值.

会计中的公允价值指在自愿各方之间进行的现行交易(即在非被迫或清算交易)中,购买(或发生)或出售(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同时又要考虑到一致性和可比性,会计主体不可能任意采用一种或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必须加以一定的选择和应用。而影响其择用的因素主要有:

  (1)目标影响,主要是会计信息是满足受托责任目标还是决策有用目标,前者要求会计计量模式能提供客观的,反映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信息;后者要求会计计量模式能提供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

  (2)标准影响,主要是在确定计量客体的计量标准(计量属性)时有着目的性计量和事实性计量两种方式,前者是从会计主体的主观目的出发来选择被计量客体的特征作为计量标准;后者是直接从被计量客体的最能说明自身特征的属性出发作为计量标准。

  (3)利益影响,主要是为了维护那一方面(集团)包括出资者、债权人、企业、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