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汉文化中没有继承一点秦文化的成份,只有楚文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1:49:58

不是!汉文化在继承楚文化的同时——也继承了一些秦文化的成份,只是楚文化占了很大比重。

首先,汉文化和先秦的楚文化的确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与黄河有关的神话并不是以女娲为主!

汉承的是楚文化、楚服饰、楚文体、楚墓葬等等诸多习俗,汉赋承自楚辞。汉服曲裾来自楚服。刘邦等人不管祖上是哪国人,他们说的是楚语,汉朝官话也显而易见。汉的许多迷信祭祀也源于楚而其他国家没有。当然还有汉初奉行的黄老之道。语言、服饰、祭祀、文学等等都是显著的楚国风格,这已经是很大一部分了!

虽然楚强汉弱的结局是楚败汉胜,但其实却是汉承秦制、文依楚风!北方秦淮是务实的中国,诞生了经典的诗经;南方楚地是浪漫的中国,诞生了不朽的楚辞。

神话传说也是以南方楚地为主而加以北方秦淮为辅。春秋时期楚国之地记载了伏羲是创世主神,女娲是其妻子参与了部分创世!汉朝是楚人为主体的所以才有伏羲女娲夫妇并存的说法,如果是北方六国那就只有伏羲而没有女娲的传说,所以——伏羲女娲是夫妇一体的说法只有南方的楚国,北方只有伏羲一个创世神没有女娲创世神的说法!

其次,我们应该庆幸汉朝是刘邦等楚人建立的而不是北方六国建立的,不然就没有【伏羲女娲阴阳双圣】的说法,而是昊天伏羲太一全知全能一体的说法了!两个创世神总比一个创世神让这个世界更加丰富精彩,不是么?很多人不知道花朝节是楚地纪念伏羲女娲的节日。楚人认为,中国的花神是伏羲女娲,分别代表的是牡丹和梅花。牡丹的花语是:生命、期待、圆满、浓情、富贵 。梅花的花语是:高洁、清雅、坚毅、独立、忠实。牡丹又称牡丹花,通常以绿为尊,牡丹花的守护神是伏羲;梅花又称春梅花,通常以红为最,春梅花的守护神是女娲。

中国的花神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子花神,分别是阳之花神和阴之花神,也就是是花草谷果等四农之首的伏羲女娲。阳之花神伏羲又为阳春花神,称“春皇”,春皇伏羲代表的神花是牡丹,花语是:生命、期待、圆满、浓情、富贵 。阴之花神女娲又为阴春花神,称“春后”,春后女娲代表的神花是梅花,花语是:高洁、清雅、坚毅、独立、忠实。牡丹花神伏羲常带黄绿牡丹,穿青袍,又名春之青帝。梅花花神女娲常带大红梅花,穿红袍,又名春之赤帝。牡丹是百花中唯一的雄花,梅花是百花中雌花的帝花,他们共同的寓意就是代表生命长青,所以花神中的伏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