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帐户类别 账户性质 怎么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5:24:32
会计账户不是可以分为5类嘛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我想问下“材料成本差异”、“存货跌价准备”应该属于哪类?

还有“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是属于哪类的??

有可能的话,能不能解释一下借贷方所表示的意思?
就比如说,

某笔分录中“累计折旧”放在借方 表示什么意思?另外一笔分录中,“累计折旧”放在贷方又表示什么意思??

还有那个“固定资产清理”在借方和贷方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PS:这个最不理解了

首先,材料成本差异 是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对原材料购进业务处理方面设置的会计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在资产负债中他和原材料等科目相加后反映在存货一栏;存货跌价准备 他是存货的备抵科目,这是制定新的会计准则时我国根据国际惯例而新增的会计科目,因我国会计核算中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在物价变动频繁的情况下,历史成本不能完全反映出企业的实有存货资产价值,所以新准则规定在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存货的市场价值低于企业帐面价值的情况下,可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他实际上是存货的备抵科目,也应该属于资产类,只不过他是反映存货资产的减少,所以余额一般在贷方。
累计折旧 它是核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无形损耗,你想资产在首次购买时价值一定会很高,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资产的价值肯定就会慢慢缩小,这一部份的缩小就是在累计折旧中反映的,它实际核算的是资产使用中的实际损耗,属于资产类科目,因他是核算资产的损耗,也就是资产的减少,所以余额也是在贷方,用它和固定资产科目相加后得出的就是固定资产的净值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他实际和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基本相同,区别是在存货跌价准备核算的存货的价值减少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核算的是固定资产的价值减少,他也属于资产类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 他核算的是固定资产在处理或报废清理过程的的业务,包括清理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清理费用和清理应负担的税金等,他也是资产类科目,不过在资产清理完毕后,这个科目就会没有余额了。
关于借、贷的问题,其实借、贷只是一个记帐符号,本身没有实际意义,他和我国以前实行的收付记帐法不同,不能凭字义去理解,想弄明白借、贷的意义,你应首先弄明白各个会计科目是属于那一类的性质,这样就好理解了,借方,登记资产尖科目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减少,费用类科目的增加,收入类科目的减少,而贷方正好和上面的相反。

全部是资产类的帐户
固定资产清理借方表示
1 固定资产减少转入的固定资产净值
2本期清理后转入的净收益
期末余额表示清理净损失
贷方表示
1取得的清理收入
2本期清理后转入的净损失
期末余额表示清理净收益

你说的都是资产类的,一般你所说的都出现在贷方,是材料,存货等的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