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的来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3:52:02
一夫一妻的来源,我指的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关于一夫一妻制的来源。不要说是社会产生的过程,我认为这不可能是产生的,不符合人的愿望。还有,请问,欧美发达国家自古以来都是一夫一妻制吗?
看来,除了《圣经》就找不到一夫一妻制的来源了。

社会进步的表现

一个萝卜一个 坑 ,

看来不需要我讲女娲娘娘的神话。

由对偶婚发展而来。它是在父系氏族社会中产生的,建立这种婚姻的目的在于确保所生的子女出自一个父亲,以继承家庭的财产。在远古的时代,一夫一妻制比较固定,不过丈夫可以解除婚姻关系,而妻子没有这种权利。中国的龙山文化就出现了一夫一妻的合葬墓。

一夫一妻制(monogamy)亦称“单偶婚”、“个体婚”。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形式。从对偶婚发展而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父权制代替母权制,世系与财产继承开始父系计算而形成。它的确立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并适应于整个文明时代。确立这种婚姻形式,主要由于私有制的发展,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里,男子掌握经济大权,女子处于从属地位。父亲的财产只能由出自父亲的子女继承,因此作为妻子必须严格保持贞操和对丈夫绝对服从。这种一夫一妻制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而言的。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女子受男子统治,女子只能嫁给一个丈夫,而男子特别是剥削阶级的男子则可以实行重婚、纳妾的一夫多妻制。